【编者按】炒股配资咨询投资
白云区松洲街专业市场发达,不仅是广州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最重要的流通基地,更集聚了全国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专业摩配市场。
辖内增槎路食材商圈是“广州食材之都”的核心承载区,覆盖东旺食品批发市场、江南果菜批发市场、金达咖啡饮品城、槎头蛋品批发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,形成了种类丰富、功能互补的食材流通产业集群。在罗冲围片区改造的浪潮下,松洲街下足城市更新“留”字功夫,精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3个月完成三大摩配城就地转型,将超1400户摩配商户腾挪至新白云摩配国际产业园和西岸云汇摩配产业园。
在专业市场谋求转型升级的同时,商户们也走到了交接班的历史转折期。越来越多的“创二代”接过接力棒,走上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舞台。人的更替,往往会成为产业迭代升级的历史契机。近日,记者深入专业市场开展调研,记录下“创二代”们“二次创业”的心路历程。即日起,南方日报、南方+将推出《专业市场“创二代”接班记》系列报道,敬请垂注。
清晨7点的广州槎头蛋品批发市场,一箱箱贴有溯源码的“放心蛋”正从档口分拣装车,准备送往美团优选的区域仓。23岁的林跃铭戴着白手套,仔细检查每箱鸡蛋的破损情况——这个动作,他从七八岁帮父亲擦鸡蛋时就开始练习,如今已成为执掌5亿蛋品企业的日常。
作为松洲街增槎路食材商圈里的“创二代”,林跃铭从父亲林生洲手中接过28年的蛋品生意,如今作为广州妙乐雪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的他,不仅守住了“放心蛋”的品质初心,更用线上渠道革新与标准化实践,为“广州食材之都”的建设注入了年轻力量。
从擦蛋少年到5亿蛋业掌舵人
“我可以说是‘闻着蛋香’长大的。”林跃铭笑着说。2001年出生的他,从小就在父亲的鸡蛋档口里打转。擦鸡蛋、翻箱验货、送货跑腿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却是他接触行业的第一课。
毕业后,他并没有立刻回家接班,而是选择去其他公司实习,做市场营销,学习配送与客户对接。“毕竟父母也是在做这个行业,我想看看能不能多了解、多学习。”一年多的“在外历练”,让他意识到互联网和标准化才是未来,传统批发模式必须变革。
林跃铭父亲林生洲从1998年开始做鸡蛋批发,从最初在槎头市场的一个档口,发展到如今拥有15个档口、覆盖珠三角主要B端客户、年营业额超5个亿的现代化蛋品供应链企业。
父辈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“人脉、眼力、经验”。价格一天三变,货物凭肉眼判断,经营模式高度依赖经验和天气。2020年,林跃铭接手后,最先推动的是“线上化”——从美团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切入,通过数据分析和客户习惯研究,逐步建立起线上销售体系。
当时,这些平台上的鸡蛋销售大多以低价整箱出货为主,品质参差不齐,几乎没有验货环节。林跃铭却坚持“开箱验货”,承诺零破损,哪怕价格比别人贵10%,客户也愿意买单。
“‘00后’的消费观念和我们不同,他们更看重品质和安全,而不是单纯便宜。”林生洲理解儿子的想法。果然,高品质+好服务迅速赢得市场认可,线上版块从零做到一年近两千万元的营业额,并持续增长。
不仅如此,林跃铭从2022年开始自学期货交易,父亲给了他十万元试水。“期货可以帮助预判行情,比如有人做空,就说明接下来价格可能会跌,我们就可以提前调整现货出货策略。”如今,他对鸡蛋期货行情判断准确,甚至成为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。
踏遍百个基地,定义一颗“放心蛋”
林跃铭清楚地知道,鸡蛋生意的根本始终是品质。
按农业农村部的统计,贵州省蛋鸡养殖规模化水平比全国高出6.7个百分点,全省有100万羽蛋鸡场11个,数量全国最多。
“好山好水出好蛋,贵州地处云贵高原,是全国最适合蛋鸡养殖的地区之一。我们和贵州毕节等地的养殖场合作,喝地下山泉水,食五谷杂粮,全程无抗养殖。”林跃铭介绍说。
早在2019年,父亲林生洲就联合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发起制定“放心蛋”团体标准,历经五六次走访全国100多个养殖场、30多个蛋品市场,最终敲定65项检测指标——从蛋鸡疫苗接种到饲料配方,从运输冷链温度到终端储存条件,每一项都优于欧盟标准。同时,每一盒鸡蛋都实现“一蛋一码”,从鸡苗、饲料、疫苗到运输全程可溯源。
“鸡蛋有一万多个毛孔,运输、储存稍有不慎就会散黄或细菌感染。我们从鸡雏开始监控疫苗、饲料、生长环境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。”林跃铭说。
在渠道端,广州妙乐雪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广州酒家“放心蛋”总代理,还拿下了南航、越秀集团等国企客户。“未来我们会B端和C端并行发展。B端是我们的根基和优势,必须继续深耕。但同时,我们也在探索面向C端社区生鲜、线上团购等新渠道,让我们优质的产品直接触达终端家庭,打造品牌影响力。”年轻的“蛋二代”对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规划。
在生产端,林生洲父子还计划扩大与贵州养殖基地的合作,带动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,一颗小小的“放心蛋”,孵化出乡村振兴大产业。“当地的养殖户不用再外出打工,能在本地工作赚钱、陪伴家人,我们也能拿到更新鲜、口感更好的蛋。”
以孵鸡蛋的耐心,建好食材之都
作为“广州食材之都”的核心承载区,增槎路商圈集聚了槎头蛋品批发市场、东旺食品批发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,形成了从食材采购、仓储、配送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不仅是广州的“菜篮子”,更辐射珠三角乃至全国。
而林跃铭父子这样的商户,正是商圈活力的“毛细血管”。
“食材之都的核心是‘安全’和‘标准’,这和我们做‘放心蛋’的初心不谋而合。”林生洲说,槎头蛋品批发市场有114个档口,过去很多商户靠“小农意识”经营,如今在林跃铭等“创二代”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品质与标准。
林跃铭期待,能借助食材之都的规划建设,共享检测中心与冷链仓配体系,“现在我们自己做检测要花不少成本,如果能共享设施,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,还能让整个商圈的蛋品品质再上一个台阶”。
从父亲的“走南闯北拓货源”,到林跃铭的“线上线下建标准”,松洲街的“创二代”们正用自己的方式,推动专业市场从“传统批发”向“品牌化、标准化”转型。
正如林跃铭所说:“鸡蛋是‘0到1’的生命过程,就像食材之都的建设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。”在广州打造“食材之都”的蓝图下,白云区松洲街正以其深厚的产业基础、完善的流通网络、众多如妙乐雪这样的标杆企业,以及一批批愿意传承与创新的年轻经营者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时代资质。
从这里出发,每一颗鸡蛋都不再只是商品,更是信任、标准和时代的味道。
撰文:李嘉益
海报:招凤仪
拍摄/剪辑:实习生 曹睿
调研团队:谭超 李嘉益 曹睿炒股配资咨询投资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